从循环包装到包装循环,看「箱箱共用」如何打破一次性物流包装困局?
发布日期:2023-06-28 浏览次数:3685 ink"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text-size-adjust: none; color: rgb(51, 51, 51); text-decoration-line: none;">版权与免责声明
核心提示:循环经济是包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招,而包装产业是构建绿色供应链的关键一环,也是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根
循环经济是包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招,而包装产业是构建绿色供应链的关键一环,也是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的最新数据,2021年全球循环包装产业规模达1001亿美元,中国物流包装市场规模约为7600亿元,其中90%以上的包装都为一次性物流包装。而伴随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由供给驱动向制造业ESG需求的驱动,基于数字化技术创新的绿色包装零碳循环服务模式正在重新定义行业规律和产业价值链,也迎来历史性发展契机。
“中国是全球产业规模最大、工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中心。为制造业构建工业包装大循环体系,离不开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的产业支撑,也离不开循环包装先进产能建设、循环运营网络的建设、包装资产池的投放以及配套物流、仓储、物联网和数字化全方位的配套和建设。”箱箱共用创始人兼CEO廖清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将我国全社会的工业物流包装从一次性改造为循环与共用,至少需要投入5万亿元的新增投资。得益于“双碳”与ESG的叠加,中国工业包装正加速向可循环转型。与此同时,政策的支持亦在催生万亿级包装循环服务市场。
箱箱共用,用智能包装技术和循环服务打破一次性物流包装困局
箱箱共用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面向全球工业制造业提供智能包装技术和循环服务的平台型科技企业,主要为散装液体、生鲜冷链、化学品、新能源汽车、邮政快递等无界行业提供包装循环与共用解决方案。
如今,公司基于全行业物流包装、物联网、循环管理等综合研发能力,以及5G、大数据、AI辅助决策等创新技术,打造覆盖全国的智能化、网格化运营网络,形成了“包装+服务+数据”一体化绿色供应链解决方案。
箱箱共用创始人兼CEO廖清新向36氪表示,箱箱共用所采用的是面向未来工业城市发展的思维,主要是打造工业循环包装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尤其一些细分领域,比如面对非化学品、食品饮料、日化等液体包装领域,汽车及家电零部件等运输包装领域,箱箱共用在技术研发、专利布局、先进制造、运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在工业包装产品方面,箱箱共用基于不同场景下的产品运输需求,推出不同尺寸、功能,且可以循环使用的包装产品方案,目前主要可分为散装液体、汽配及家电零部件、生鲜冷链三大场景。
例如,箱箱共用创新推出散装液体循环服务解决方案——蓝绿双循环,为液体行业用户提供蓝循环、绿循环两种服务选择。针对聚氨酯、丙烯酸乳液、环氧树脂、润滑油、油墨等非危化学品行业痛点,箱箱共用结合塑料可折叠“箱中袋”技术推出安全环保的蓝循环服务,具备四重防漏、球阀下排、防结晶、防凝固、防分层技术创新以及匹配自动灌装线、集装箱水铁联运等多重优势。
针对果汁果酱、乳制品、调味料、食用油、糖浆、化妆品等食品与日化行业痛点,箱箱共用推出洁净卫生的绿循环服务,箱体不仅具备约1250升超大容量,还兼具FDA塑料材质、双光面结构等多重优势,适配零残留挤推器与可高温灭菌排放阀解决了传统一次性包装易受潮、易锈蚀、易霉变、排放残留大以及操作维修不便、高成本、高浪费等困扰。
在数字化平台服务方面,箱箱共用推出了用箱服务PaaS平台和管箱服务SaaS平台。
用箱PaaS(Packaging as a Service)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与循环包装服务网络,以全新“包装即服务”模式,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智能物流包装使用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用箱平台、移动端、微信服务号等多种便捷方式获取用箱服务。
管箱 SaaS服务主要是基于物联网、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帮助资产管理者全面了解资产运行状况,对资产管理、预警监控、效率优化中心三大核心进行有效控制。用户可以实时感知包括物流包装位置、流转轨迹、当前状态(在途在库、空满、丢失、闲置等)、网点出入库与库存、温度及其他定制传感器数据,实现物流包装从生产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物流包装领用、装货、入库、出库、在途、中转、卸货、清洗维修等全链路场景。
并基于此,箱箱共用为用户提供循环包装碳足迹、碳减排核算等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服务。将产品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估与循环服务碳减排数据与客户共享,有效解决物流包装碳足迹及碳核算数据收集能力。
据悉,目前箱箱共用的运营服务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大多数地区,围绕核心产业经济带部署了30个中心仓,2500家上下游网点,投入了200万套智能循环包装资产。